内容详情

不仅“人传人”还“带货” “云健身”带火“动”经济

  居家型健身带火“动”经济

  【《中国新闻》报记者李腾飞 曹子云 王璠报道】从手机前的挥汗人士,到马路上的骑行大军,疫情改了人们的生活方式,同时也催化出中国健身产业的变革因子。当健身房的功能受困,追求健康的人群开始走上云端,奔向户外,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居家型健身受到热捧。那么视频、直播、在线课程主导的云健身,是疫情下的退而求其次,还是健身产业的未来?风风火火的骑行热潮是否又能持续热下去?

  跟着线上教练 来一波心率冲刺

  “腰间的赘肉咔咔掉!雕塑你的人鱼线、马甲线!”伴随着刘畊宏的鼓励,北京的小王伴随着周杰伦的《本草纲目》跳着时下最火的毽子操,卖力地用手掌拍打着自己抬高的脚背,仅仅10分钟的跟练,她已满头大汗,迎接着多巴胺的冲击。

  伴随着同样的音乐,远在浙江的小昭也汗如雨下。不过,她做的是健身视频博主“野老人”的GRIT(高强度间歇训练)版《本草纲目》,在高抬腿、开合跳、半程波比跳的冲击下,为已经持续1小时健身带来最后一波心率的冲刺。

  今年上半年,中国多个大城市不同程度遭到疫情冲击。总把健身挂在无线门铃嘴上却很少动起来的小王,终于在居家办公后跟起了直播,“我是个健身小白,但现在跟着刘畊宏健身,就像看着娱乐节目,顺便动一动,开心又有成就感”。

  对已习惯在家锻炼的小昭来说,疫情空前丰富了她跟练的选择,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,通过一周多次的碎片化健身,小昭已瘦了不止10斤。“原来能跟练的博主就那么几个,现在强度和时长都能自己选择,这样做完操感觉身心舒畅”。

  小昭跟练的“野老人”,是深圳超级猩猩健身房的明星教练。2015年,刚成为教练的他开始在社交媒体发布工作碎片,分享自己和不同人一起运动的画面,希望影响更多人培养运动习惯。

  今年4月,他带练的GRIT版《本草纲目》跟刘畊宏一起火了,在小红书有6.9万赞,被搬运到视频网站哔哩哔哩后浏览量高达926万次。

  在谈到拍带练视频的动机时,野老人对《中国新闻》报解释,开始是为了满足线下学员的需求,“我经常会带大家到户外去,找个公园做1小时的徒手训练。后来就改成直播和视频,在深圳完全停摆的那一周,有时一天要播三场。”开始只想着服务学员的“野老人”现在有了五湖四海的更多跟练观众,他发现了带练的科普价值。

  “野老人”表示,“我做线下服务,带领一两百人训练就以为影响了很多人。但通过视频和直播才发现,其实能够接触到科学规律健身方法的人还是少数。我也想在接下来推出基础启蒙,方便大家循序渐进学习。”

  据《抖音运动健身报告》显示,2021年,健身类主播涨粉同比增加208% ,直播收入同比增加141%,抖音运动健身视频数量同比增长134%,创作者数量同比增长39%。

  Keep运动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海东对《中国新闻》报表示,受疫情影响,线下健身房纷纷停业,大量的健身教练闲赋在家,纷纷开启运动直播,形成了供给方。另一方面,疫情激发了人们对自身的关注和健康意识,普通民众都深刻意识到健身的重要性,激发了用户随时随地运动健身的热情和动力。

疫情期间,运动健身日渐成为民众生活的必选项。图为上海市民在街头锻炼身体。(中新社资料图)    殷立勤

  走出健身房 健身变得更“可及”

  “长安街这条赛道太卷了,各位大神争先恐后,你追我赶,(每到路口)警察叔叔拿着个小旗子,感觉就差一声口哨,比赛就开始了!”一位网民在小红书APP上如此分享北京长安街骑行的盛况。

  进入5月,受疫情影响,北京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减少,自行车成为很多人青睐的新健身单品。由于路宽灯少风医院对讲系统景好,长安街成为很多骑行一族的热捧路线。

  “通勤距离合适,还能享受骑车的速度感,又能消耗掉一定热量”,在北京从事媒体工作的“95”后女生徐天子成如今是一名入门级的骑行爱好者。为此,她购买头盔、骑行服、面罩、手套等骑行用品。

  “最大消费是这辆山地车,大概2000多块钱,保养维护还有些开销,一次花费是300元到500元不等。”徐天子说。

  如今,骑行热度的暴发不止在北京。

  据淘宝4月相关数据,“5·20”大促期间,该平台自行车销量增长一度超过 50%,其中儿童自行车、公路车、折叠车的销量比较突出。

  据京东体育数据统计,从 5 月 23 日开始预售到 5 月 30 日中午,整个骑行品类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 240%。

  除了自行车,因疫情导致的居家生活带动了各种健身器材销售。

  拼多多平台数据显示,4月以来,跳操毯、跳操地垫等健身商品销量同比提升176%。跳绳、羽毛球等适合居家、小区环境的健身器材也销售火爆。

  对于这种现象,海东认为,以前人们对健身的认识停留在“健身房”和少数群体。然而,运动健身这一行为本身就应该是属于大众的,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。当运动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足够满足用户需求时,健身就可以走出健身房,变成一件更“可及”的行为,乃至生活方式。

河北文安自行车运动协会的自行车爱好者们在骑行。(中新社资料图)   宋敏涛

  健康需求旺盛 全民健身时代来临

  然而,疫情总会过去,云健身是否有未来?骑行热是否能持续热下去?在海东看来,“即使疫情彻底结束,居家运动的趋势也将成为未来不可阻挡的潮流”。

  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,健身经济有着庞大的民间基础,具备满足加速发展要求的市场容量与消费潜力。

  今年4月,中办、国办印发《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》显示,2021年底中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已达37.2%,预计到2025年和2035年,这一比例将分别达到38.5%和45%以上。

  2021年12月,中国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发布了《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》显示, 2020年中国成年人人均体育消费为1758.2元,老年人为1092.2元,较2014年分别增加789.8元和588.2元。在需求端,中国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增长显著。

  作为中国知名运动科技平台, Keep在2021年的平均月活跃用户为3440万,每个用户每月记录4.1次锻炼次数。海东认为,当运动健身不再受到时间、空间、经济条件的限制,从健身房走到家家户户的客厅,意味着全民健身时代真的来临了。

  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显示,中国的健身人群(即每周参与两次以上健身活动的人士)预计将在2026年达到4.157亿人,线上健身市场也将从2021年的3710亿人民币增长至2026年的8958亿。

  海东表示,从整个中国健身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,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。目前一线城市的健身房渗透率接近发达国家,但国内整体渗透率依然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,这意味着线下依然有很大的布局空间。

此页面内容采编自中新网,仅供客户了解最新前沿资讯所用,如有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做删除处理。家家安科技,安全放心的视频语音呼叫可视对讲门禁无线门铃系统生产厂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