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详情

“三重压力”下,浙江民营经济如何乘风破浪?

  中新社杭州6月24日电 (奚金燕 黄慧)六十多条机械臂忙碌不停,负责装配、焊接、检测等工作,几台AGV小车来回穿梭运输物料,工人们负责生产线上的关键环节……位于台州的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工厂内,人机协同的高效生产景象tuya可视对讲成为新常态。

  这一幕,是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副总可视对讲门禁经理柴中华眼中,这几年企业快速发展的缩影。其表示,企业从2018年开始拥抱自动化、数字化,工厂员工减少了一半,人均产值却从原先的100多万元(人民币,下同)攀升到了现在的350多万元。

  在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“三重压力”之下,如何扎稳脚跟,适应环境变化,在逆境中谋发展,这些挑战都考验着中国民营经济的韧性。聚焦民营经济大省浙江,数字化、走出去、引人才成为不少浙企的破题之招。

  近年来,浙江以数字化改革推动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、治理方式等深刻变革。数字化浪潮下,一大批企业重塑生产结构,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。产业数字化、数字产业化成为新风景。

  坚持创新,是浙江民营经济保持韧性的一大关键词。过去五年,浙江坚持创新驱动,加快转型升级,国家实验室、大科学装置实现零的突破,十大浙江省实验室全面布局。

  在浙江,诸多企业敏锐地捕捉时代机遇,以创新撬动新发展。柴中华表示,企业“跑步”入局新能源赛道,年销售额每年实现两位数增长。

  浙江新菱电机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、机电组组长杨文杰介绍,企业一直坚持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,经过这几年的发展,目前在新能源车用空压机永磁电机这一细分领域,已经实现了中国国内市场占有率从0到超过70%的飞跃。

 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,“走出去”是浙江企业保持韧性的另一关键。

  对于疫情导致产业链面临断链风险,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加速工厂全球化布局。“我们位于墨西哥和波兰的两个工厂,将分别于今年11月和明年3月建成使用。”柴中华说。

  为避免断链风险,浙江新菱电机有限公司从与外地供应商合作转为本地化培养供应商,通过不断磨合提高本地供应商的工艺和品质,实现零件供应链的完整性和灵活性。“这招变被动为主动,增加了企业的韧性。”杨文杰说,相信通过各方面的优化和整合,企业未来发展将更加稳健。

 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。眼下,浙江企业看到了眼前的困难,更看到了危机之中蕴藏的新机遇,积极谋划长远发展。

  柴中华表示,企业正处于“二次创业期”,将继续锚定全球化、技术引领等战略,以创新驱动,奔着“百年梦”不断前行。

  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背景下,越来越多的企业跳出“小我”,思考如何“引进人才”,带动产业链,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。

  作为扎根浙江山区26县之龙游县的企业,中浙高铁轴承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技术总监姜艳红认为,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,“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离不开两类人,一类是研发人员,一类是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工人,希望政府在人才引进方面出台更接地气的政策,让这两类人扎根在龙游,真正助力山区县高质量发展。”

  浙江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突出把握5大工作导向,第一条即是“创新制胜”,强调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首位战略,大力培育新科技、新产业、新增长极,形成制胜未来的新优势。(完)

此页面内容采编自中新网,仅供客户了解最新前沿资讯所用,如有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做删除处理。家家安科技,安全放心的视频语音呼叫可视对讲门禁无线门铃系统生产厂家。